文献解读
文献解读|普拉梭菌可通过丁酸盐-肾脏GPR43轴减轻慢性肾脏疾病
图1.美国肠道工程和中国慢性肾脏病(CKD)人群数据库中普拉梭菌的缺失
图3. 普拉梭菌(FP)可改善慢性肾脏疾病(CKD)小鼠的肾功能障碍和纤维化
作者通过PCR、血浆I-FABP等检测了小鼠肠通透性,并验证了普拉梭菌治疗对肠道炎症和通透性具有积极作用。CKD小鼠血浆中fitc -葡聚糖和I-FABP水平升高,这两种细胞均通过普拉梭菌治疗而降低。
作者又通过建立脂多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TCM K-1和肾足细胞MPC-5炎症的体外模型来验证普拉梭菌是否有抗炎作用。
图8. 普拉梭菌(FP)通过丁酸- GPR(G蛋白偶联受体)-43途径减轻肾脏炎症
图9. 普拉梭菌通过GPR43改善CKD小鼠的肾功能异常和炎症
作者用AAV抑制了GPR-43的表达,并给予丁酸钠治疗。GPR-43的敲除阻断了CKD小鼠中丁酸介导的BUN和Scr的改善。GPR-43敲低抑制丁酸处理对肾脏纤维化和肾小管损伤的缓解。此外GPR-43敲低阻断了丁酸盐处理肾脏中减少的F4/80阳性染色和Mcpt1、Il1b和Il6的mRNA水平。以上研究结果表明,普拉梭菌对肾脏炎症和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是通过丁酸- GPR-43途径发挥作用的。(图10)
图10. 丁酸酯通过GPR -43改善CKD小鼠的肾功能障碍和炎症
该项研究证实了普拉梭菌的缺失是西方和东方CKD患者的一个共有特征,与种族无关。此外,研究还发现了普拉梭菌在CKD进展中未被认识的作用,并进一步论证了普拉梭菌衍生的丁酸盐与GPR43相互作用以及其对CDK有益的作用机制。综上所述,该项研究阐明了普拉梭菌在恢复肾功能方面的机制作用,并拓展了普拉梭菌作为CKD治疗益生菌的前景。